“保交楼”攻坚再提速
文 方超 张家振2023年,在房地产行业经历深度调整的大潮中,“保交楼”进展情况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所在。在政府部门、房企、金融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之下,“保交楼”工作成效显著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在全国列入“保交楼”项目涉及的350万套住房中,已实现交付超268万套,总体交付率超76%。“保交楼”还带动了房屋竣工面积明显增长,“房屋陆续交付,对化解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起到了积极效果”。2023年12月21日,住建部党组书记、部长倪虹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,2024年将做好四大板块、18个方面工作。其中,“保交楼”工作将落实属地责任,加强预售资金监管,加快预售制度改革。日前,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从旭辉集团相关负责人处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22日,旭辉集团已累计交付超10万套新房。绿城中国相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,2023年1—11月,绿城中国已完成196个项目的交付工作。在“保交楼”数量攀升的另一边,房企也瞄准地产行业变化趋势,不断打磨“产品力”与“交付力”,“交房即交证”、提前交付等正成为行业新趋势。例如,金科华东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,其所在区域有项目提前145天实现交付。“2023年‘保交楼’工作比较显著的特点,是把这项工作当成首要任务,房企哪怕出现债务违约,也要优先‘保交楼’,体现了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要求。”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58安居客研究院研究总监陆骑麟亦向记者表示,2023年,全国“保交楼”工作所有举措的核心是“保障购房者权益”。 多家房企交付量刷新纪录2023年,自2022年7月启动的“保交楼”工作正持续推进。在“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”要求下,多家房企项目交付量不断刷新纪录。旭辉集团相关负责人提供的信息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22日,该集团已交付超10万套新房。“日前,旭辉集团又完成了全国四大社区、共计3336户的提前交付任务。”相关资料显示,2022年,旭辉集团的新房交付数量约为9万套。中南建设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1—11月,中南建设房地产板块在南京市、绍兴市、温州市、泰安市等52座城市累计交付136个批次、约8万套新房。而在2022年,中南建设房地产板块在全国累计完成了约7.2万套新房交付任务。不仅如此,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,多家房企在2023年前11个月的交付量已超过2022年全年。公开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1—11月,融创中国已累计交付227个项目,合计约22.7万套住房,面积约3400万平方米,数量超过2022年全年。同期,金科股份累计交付新房总面积约1762万平方米,累计交付超12万套,而在2022年,金科股份交付量为8.3万套。宋红卫告诉记者,“保交楼”工作完成较好的主要是一些大规模知名房企,但众多小型房企仍然没有很好地实现复工开工。陆骑麟则分析称,2023年前11个月,全国商品住宅竣工面积达4.79亿平方米,同比增加18.5%,同比增幅创新高。“从‘保交楼’成效来看是十分显著的。”陆骑麟表示,“首先,这是从上至下、同心协力而达成的目标;其次,这也是购房者对国家‘保交楼’政策信心的表现,更是保民生、保信心的重要体现。 比拼“交付力”“产品力”作为“保交楼”的主力军,房企纷纷投身“保交楼”大潮,此举既是房地产行业提出的底线要求,也是房企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。其中,多家房企在确保完成“保交楼”任务的前提下,更力求实现提前交付和“品质交付”。这也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一大看点。旭辉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2023年12月,莆田市旭辉时代城实现提前8天交付,重庆市旭辉·铂宸中央也提前8天交付,成都首批TOD示范项目——成都新津区天府未来中心一期项目,则提前9天开启973户新房交付。金科股份华东区域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提供的信息也显示,2023年10月,在集团“三保一促”策略引领下,亳州市金科府项目持续不懈严抓“保交楼”各项工作进度,着力打造项目产品力,最终实现提前145天交付。“旭辉滨海江来一期天晖苑在交付过程中,做到了‘交付即交证’。业主在收房时即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,实现了收房与拿证无缝连接。”旭辉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,这是公司倡导的“交付服务力”的直观见证。值得注意的是,除力求实现如期交付、提前交付,“交付即交证”外,如何实现高质量交付也成为不少房企的“头等大事”。中南建设方面表示,目前,公司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交付体系,从风险管控、品质标准、过程管控、服务跟进等多个维度,形成了一套覆盖交付前、中、后全周期的标准化操作流程。“2023年,‘保交楼’工作持续推进,并力求‘品质交付’和‘交付即交证’。在房企资金紧张的情况下,一些房企在及时交付和品质之间放弃了品质,那么推动‘品质交付’就成为保障购房者利益的重要一环。”陆骑麟分析认为,“房企在建工程项目都会在银行进行抵押,即使项目竣工后可能也会面临没钱解押的情况,通过探索‘交付即交证’举措,可以让购房者在及时收房、住房的情况下拥有房屋所有权,解除后顾之忧。”宋红卫向记者直言:“‘交付即交证’背后体现出房地产市场‘内卷’严重,房企之间竞争加剧。除价格和‘产品力’外,交付标准也成为竞争条件,这也反映了购房者对于停工及烂尾项目的担忧,购房信心略显不足。”陆骑麟也表示,在此轮楼市大调整背景下,房企正通过提升自身信用和产品品质,来增强购房者对房企的认可和信任度。从长期来看,这有利于楼市平稳健康发展,此举也应该在预售制度框架内大力推广。 出险房企如何“保交楼”?在行业比拼“交付力”“产品力”的当下,出险房企如何进一步推进“保交楼”工作也备受瞩目。2023年12月21日至22日,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会议指出,持续抓好“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”工作,稳妥处置房企风险,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。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,2023年是“保交楼”的重要节点。上半年,监管部门加速推进一系列“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”的举措,1月央行新增1500亿元“保交楼”专项借款投放,加上2022年下半年投放的2000亿元,累计已推出3500亿元“保交楼”专项借款,同时提出设立2000亿元“保交楼”贷款支持计划。“出险房企‘保交楼’在未来会遇到更大的困难。从目前情况来看,有资产抵押的条件才会得到‘保交楼’相关政策支持,前提是有抵押物。经过近一年的推动,大部分出险房企能抵押的资产基本都抵押了,后期面临的压力会增加。”宋红卫表示,“同时,随着预售资金监管力度不断升级,很多出险房企账面上有一定量的受限资金,不能用到‘保交楼’中,也会增加房企的资金压力。”在当前形势下,出险房企应该如何进一步做好“保交楼”工作?“‘保交楼’最终的根源是资金问题,因此保证房企的资金链是重要一环。”在陆骑麟看来,“房企应该减少新开工项目,尤其是在部分库存较大、房价降幅较大的城市,即使开工也无法达成销售预期,极有可能会成为新的烂尾楼盘,因此要把有限资金全部用在履行‘保交楼’任务上。出险房企还要尽量将在建工程资产变现,将这部分回笼资金投入‘保交楼’中,同时放开融资渠道让土地资产拥有更通畅的变现方式。”中指研究院方面分析认为,化解项目交付风险仍是2024年政策聚焦点之一,预计“保交楼”配套资金和政策将进一步落实,修复市场预期。同时,加强预售资金监管、改革预售制度或是“保交楼”重要配套举措。“此前住建部就已明确‘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’,2023年已有多地试点现房销售。2024年,预计将有更多城市或地区推进试点现房销售,有望加快预售制改革进程。”“目前,各地都在试点现房销售制度,一旦全面铺开,‘保交楼’将会成为历史。”陆骑麟分析称,对预售资金进行强监管,防止出现新的“保交楼”项目,也将是2024年的重点工作。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